close
前陣子~在大姐的Blog中,看見了一篇文章名字就叫“是需要還是想要”。
看完後,我也真的會想~到底是想要還是需要呢?
在七夕的前二天,熊大人冒著大雨在北門路上有幫我找漂漂的髮夾,因為我的漂漂的髮夾壞了,可惜沒有找到。
七夕那天,熊大人帶著我到中正路上去,想為我找漂漂的髮夾。雖然在最後一攤有找到類似的漂漂的髮夾,可是我卻把熊大人拉走,沒有買。
因為在一邊找同時我又一邊想,我是需要這個髮夾還是只是想要這個髮夾呢?
其實,我原本的漂漂的髮夾也是跟熊大人在北門路上買的,雖然它的一個葉子斷了,我卻因為很喜歡那個漂漂的髮夾,還捨不得丟。
雖然漂漂的髮夾斷了一片葉子,可是我覺得那個還可以用。所以,我並不需要再多買一個一樣的漂漂的髮夾。
再過半個月,就是熊大人的生日了,我開始幫熊大人找禮物。
一對情侶鞋?一對項鍊?還是?
在幫熊大人找禮物的同時,我開始想,這是熊大人需要的嗎?還是我自己想要的呢?
結果,有四分之三以上都是自己想要,而非熊大人需要…
今天在買生活用品和水果時,我邊走邊想,這是自己需要用到的嗎?還是自己想要買的呢?
東挑挑西選選,我買了需要且同時想要的物品,在結帳時才發現,原來我真的很會買。
這陣子,連兩個颱風,每一個颱風來前,我都會到賣場大買特買,就擔心“斷糧”。
看了看自己這個月的花費記錄,才發現,這個月我已經花了1萬多塊,這真的是大大的透支。
在吃的方面,我從不會買不下手,因為我一直認為,“能吃就是福”。
所以,只要是吃的,我就會給它用力的買下去。
就連熊大人也已經發現,只要是吃的,我什麼東西都會買,只要吃的下肚我從來不會拒絕購買。
不過,我還是得少花一點,這樣才不會跟我大姐一樣“存不了錢”。
在買東西或做事情前,都該好好想想,是“需要還是想要”。
看完後,我也真的會想~到底是想要還是需要呢?
在七夕的前二天,熊大人冒著大雨在北門路上有幫我找漂漂的髮夾,因為我的漂漂的髮夾壞了,可惜沒有找到。
七夕那天,熊大人帶著我到中正路上去,想為我找漂漂的髮夾。雖然在最後一攤有找到類似的漂漂的髮夾,可是我卻把熊大人拉走,沒有買。
因為在一邊找同時我又一邊想,我是需要這個髮夾還是只是想要這個髮夾呢?
其實,我原本的漂漂的髮夾也是跟熊大人在北門路上買的,雖然它的一個葉子斷了,我卻因為很喜歡那個漂漂的髮夾,還捨不得丟。
雖然漂漂的髮夾斷了一片葉子,可是我覺得那個還可以用。所以,我並不需要再多買一個一樣的漂漂的髮夾。
再過半個月,就是熊大人的生日了,我開始幫熊大人找禮物。
一對情侶鞋?一對項鍊?還是?
在幫熊大人找禮物的同時,我開始想,這是熊大人需要的嗎?還是我自己想要的呢?
結果,有四分之三以上都是自己想要,而非熊大人需要…
今天在買生活用品和水果時,我邊走邊想,這是自己需要用到的嗎?還是自己想要買的呢?
東挑挑西選選,我買了需要且同時想要的物品,在結帳時才發現,原來我真的很會買。
這陣子,連兩個颱風,每一個颱風來前,我都會到賣場大買特買,就擔心“斷糧”。
看了看自己這個月的花費記錄,才發現,這個月我已經花了1萬多塊,這真的是大大的透支。
在吃的方面,我從不會買不下手,因為我一直認為,“能吃就是福”。
所以,只要是吃的,我就會給它用力的買下去。
就連熊大人也已經發現,只要是吃的,我什麼東西都會買,只要吃的下肚我從來不會拒絕購買。
不過,我還是得少花一點,這樣才不會跟我大姐一樣“存不了錢”。
在買東西或做事情前,都該好好想想,是“需要還是想要”。
全站熱搜